|
香港政府在去年2月底發表的《財政預算案》中宣布全面取消房地產市場的限制性措施(俗稱「撤辣」),此舉旨在刺激住宅市場的活躍度。根據最新的數據,這一政策似乎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。 在「撤辣」措施實施後的一年內,二手私宅市場的成交量較之前一年增加了34.3%,從20667宗增至27764宗。這一增長顯示市場對於政策的正面反應,尤其在經濟和金融環境相對穩定的背景下。 在價格分段上,500萬港元或以下的住宅單位表現尤為強勁,成交量增長了81.6%,達到12570宗。這一細價樓市場的活躍表明,中低價位的住宅對於首次購房者及投資者依然具有很高的吸引力。相比之下,500萬以上的私宅成交增幅僅為10.6%,顯示市場對高價位物業的需求增長較為緩慢。 一手住宅市場亦呈現出強勁的復甦跡象,成交量在過去一年內增加了約66.3%,從9760宗增至16235宗。九龍城區成為交易熱點,特別是啟德地區的新盤,如天璽.天、維港1號等,顯示了該區開發潛力和市場需求的強度。 「撤辣」措施和去年9月的減息周期一同提升了市場信心,促進了樓市的交投復甦。提醒儘管成交量急增,但與疫情前的水平相比,市場仍有一段距離要走。這表明,儘管市場反應積極,但要達到完全復甦仍需時間和更多潛在的政策支持。 香港樓市在「撤辣」後一年顯示了顯著的活躍度,特別是在中低價位的住宅市場。政府的政策調整和宏觀經濟因素共同作用下,預計市場將繼續穩步恢復,尤其是在一手市場和中價位住宅領域。然而,持續觀察市場反應和經濟變化將對維持市場健康發展至關重要。 (來源: 28hse)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