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奇怪,正當中環皇后大道中9號、美國銀行中心,以及金鐘遠東金融中心,這些核心甲級商廈每呎成交均徘徊在1.8萬元左右之際,今天交易廣場造價高出近倍,的確令人產生疑問。為什麼港交所會以如此高價購買?其實,筆者就一點都不覺得奇怪,兩年前曾傳聞交易廣場第三座全幢以每平方呎3.8萬元放售,價格也與現在相若,後來置地公司否認了放盤。中環核心區黃金地段物業,從來都極為稀有,而交易廣場更為優質,每平方呎售價3萬元以上,是屬於正常價格,那些價格跌至每呎1.8萬、1.9萬以下的核心區甲級寫字樓,是短期內嚴重超跌的個別例子,相信過一段時間就不會再出現了。交易廣場成交價 成為中環新指標各位不知道是否了解,對於大家來說,63億元的收購價是天文數字,但是對於港交所而言,卻只需幾個月就能賺到。近期港交所每日平均錄得約3千億元的成交金額,各路資金更加湧入本港。港交所紮根交易廣場已近四十年,長期只是作為租客身份,筆者曾多次前往交易廣場的「金融大會堂」見證企業上市敲鐘儀式,對於港交所和一衆香港上市企業,此處極有紀念價值,而本次購買物業包括一樓、二樓的平台商舖,既可與「金融大會堂」產生協同效應,又能和IFC商場通過天橋連接,非常值得擁有。所謂「千金難買心頭好」,今次成功收購為港交所提供一個難得的戰略投資機會,購入交易廣場的相關樓層作為其永久辦事處,由租客轉身成為大業主,完全彰顯港交所支持香港作為國際領先金融中心發展的長期承諾,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將進一步提升。 其實,港府金融機構,都相繼出手向私人企業購買物業作自用用途。例如⾦管局時任總裁任志剛於2001年拍板 ,以37億元購入興建中的國⾦中⼼⼆期 (IFC2)14層樓面作總部和出租之⽤,據當年報道,⾦管局所購樓⾯⾯積約34萬呎 ,呎價1.09萬元。2023年,證監會以54億元購入太古集團旗下港島東中心42至54樓,亦是作為永久辦事處之用,當時平均呎價高達1.82萬元。今次港交所向置地公司購買交易廣場,首先可由租客升級至業主,以後不必再捱貴租;其次敲鐘儀式的進行地點具有歷史意義,必須長期保留;第三是這種大額交易的外資對象,一定要與中國大陸和香港是好朋友,像置地、太古,以及匯豐銀行這些機構一樣,相信已得到港府的同意和中央的祝福,交易過程能夠順利完成。 無論如何,今天出現的這個高價成交,無疑給疲弱的寫字樓市場打了一支強心針。還在剛剛,幾家國際測量師行還高調唱跌寫字樓,預測今年租售價格將下調5%到10%,源於市場有太多供應,加上受到貿易戰和關稅戰的影響。不過,筆者持不同觀點,雖然工商舖市場面對嚴峻考驗,但是正如我之前的預測一樣,核心地區較為罕有,優質工商舖物業近期已受到追捧,實力投資者開始靜靜地趁低吸納。港交所入市帶來了啟示,筆者尤其看好優質甲級寫字樓,港島核心地段更勝一籌,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斷提升,未來仍有大量的金融機構、中外投行,以及高端企業進駐灣仔北至中環一帶,選擇比努力重要,選擇辦公地點也很重要,選擇與優秀企業為鄰更為重要。 (來源: 香港01)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