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wered by Property.hk

 

 

【信報報道】2017,香港樓市一定「耷」,抑或一定「得」?幾個月之前,大多數論者持前一種觀點,普遍預期今年樓價回落;不過近兩個月,這類市場共識已經「轉軚」,愈來愈多人改為看漲,就連中原地產施老闆也由睇淡「跌8至13%」,改口為睇好「升兩成(兩年內)」。坦白講,筆者對於樓市迷局直到最近仍然「望唔透」,不過昨天出席「信報2017第二季投資博覽」期間,突然「叮」一聲開了竅,終於搞清楚了箇中因由及今年樓市格局。

事實上,樓市和樓價(以至於舖位及車位投資)是昨天現場最多聽眾提出的問題,證明大家都非常關注,而且很多人也看不透。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(Alex)是其中一位演講嘉賓,他雖以「揀股」出名,仍免不了被問及樓市。盛情難卻下,他分享的心聲很有意思:「樓呢,就一定打死都唔(再)買㗎啦。至於沽(賣)唔沽呢,亦唔敢講,因為你(樓價)最多跌兩成,但(日後再高追買入)可能輸一百倍喎!」

黃國英這番想法,也是本港很多中、高資產人士的心聲。他們大多本身已有自置物業,甚至還有兩三個收租物業,以及股票、外滙等資產。按目前樓價,收租回報率不足3%,加上再買樓須繳付加強版雙倍印花稅(DSD)15%,似乎划不來,所以在現時情況「打死都唔會再買樓投資」。

但另一方面,儘管決心不再買樓,不過對於是否減持部分物業,這班中、高資產人士同時非常有保留,更遑論把自住樓也拿出來拋售。箇中原因,一來如黃國英所說,預料下跌空間不大(最多跌兩成),但長遠向上空間可能更大。

還有同樣重要的原因,由另一位嘉賓、長實(01113)執行董事趙國雄(Justin)一語道破:「就算樓價會跌10%,但你之後再買,剩係印花稅(DSD)都要畀15%!」

負面因素加劇「向上恐慌」

綜上所述,黃國英和趙國雄的觀點都有一個前提,就是認為在目前格局下(包括地少人多、資金充裕、經濟平穩等因素),樓價即使回落,空間也很有限,可是一旦賣了樓之後,他日想買回就要承擔相當重成本,面對一種來自「高賣更高買」之風險,第二種就是DSD等高昂稅務費用。於是,愈來愈少二手業主輕言賣樓,試問樓價又怎會容易回落。

由此亦可見,包括施老闆在內的多位論者,他們幾個月前看淡樓價的觀點其實沒錯,理據包括土地和樓宇供應正逐步增加、美國開始加息等等,確會對樓市造成負面壓力;問題是,這些均不足以成為「恐慌因素」(panic factor),未能嚇到小業主放盤或拋售,無助於改變市場上買家和盤源數目之間的供求狀態。

與之相反,正因供應增加、美國加息等因素也沒怎麼推低樓市,相當於「利淡盡出」,反而催生了更大的「向上恐慌」,令期待樓價下跌才低撈的人士幾近絕望,潛在買家更擔心樓價只會繼續升,惟有谷盡「洪荒之力」追逐市場上稀少的盤源,導致多個二手屋苑踏入2017年後屢創新高,樓價指數近期終於破頂。建基於這股恐慌動力,施老闆日前也轉口風唱好,坦言樓價破頂後上升空間可達兩成,「所以我覺得(中原指數)頂唔係破少少,破咗頂我睇唔到阻力位。」

回答文首的問題,英文有一句諺語What doesn'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,這非常適合套用於短期樓價走勢,包括供應增加、利率上調等任何負面因素,威力若未大到足以成為panic factor,反而會加劇「向上恐慌」,令樓價走得更強。在這格局下,今年樓市「得」多過「耷」,除非有意料之外的panic factor爆發,例如美國加息多過3次、環球金融危機、戰爭危機、政治危機,或者特首當選人提出「超級增加供應大計」等等。


 


Copyright © BEST FORTUNE PROPERTIES AGENCY LTD 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