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wered by Property.hk

 

 

《明報》今日報道,屋宇署於2012至2016年期間就新批的動工紙資料,扣除廚廁等面積後,實用面積低於15平方米的單位逐年遞增,去年更呈「爆發式」增長,全年共興建最少2657個「納米樓」單位,較2015年的888個增加兩倍,更較2012年的216個飈升逾11倍。

統計又顯示,去年獲准動工的住宅單位共20,842個,涉及總實用樓面約63.1萬平方米,平均每個單位面積僅約30.2平方米,即約325方呎,平均面積屬過去17年新低。即使是2014年及2015年動工興建的單位,平均亦有約476方呎及約444方呎。

事實上5去年最少有5個樓盤興建面積小於10平方米單位,當中英皇國際旗下的跑馬地奕蔭街項目,有64個單位的實用面積僅5.7平方米(約61呎);而由俊和及益兆興業聯手發展、位於屯門井財街的「菁雋」,亦有276個單位的實用面積僅6.6平方米(約71呎)。若以項目數量計算,則以恒基地產佔最多,去年最少興建3個這類樓盤,包括北角「尚譽」及何文田「加多利軒」,最小的單位實用面積只約83呎及88呎。

有測量指大量「納米樓」的出現,有測量師說是反映發展商「賺到盡」的行為,但大家又可記得當初因樓價高企,不少政客和意見領袖說要推出更多限量限呎地,要求起更多細單位,以令更多人可以買樓?

其實,政府不斷加辣,尤其收緊按揭,以致年青人更難儲到足夠首期,令他們只能負擔得起買入「納米樓」,又是誰要負責?

今天,大量「納米樓」推出,他日這類單位的升值潛力也會較差,而當巿場側重供應「納米樓」,又會令正常和較大單位便得短缺,他日又會推升換樓單位的售價,令買入「納米樓」的業主,更難換樓!

撰文:陸振球

明報投資及地產版主編


 


Copyright © BEST FORTUNE PROPERTIES AGENCY LTD All Rights Reserved.